京剧历史

京剧寻根

京剧诞生至今只有约短短200年的历史。而其他地方曲种,例如发展于14世纪的昆曲艺术,相较之下则更为悠久。京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0年的清代,皇帝八十大寿,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历经多年,京剧最终确立了其集多种音乐元素和技巧为一身的表演形式。京剧从未成为皇家和上层社会的私有物,从诞生至今它一直被大量的观众们所津津乐道,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起初,只有男性才有在台上表演的权利,直到1870年京剧的舞台上才出现了女性的身影。尽管如此,男性演员诠释的旦角直到今日依然受到观众们的广泛追捧。

从帝都到整个华夏

1860年后,大量的流动剧班将京剧传播到中国的大江南北。到十九世纪末,京剧已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曲艺形式。而北京则是整个京剧界的中心。紫禁城南的前门地区商业欣欣向荣,已然成为了剧院、茶馆、饭店等其他各种艺术活动聚集的文化场所。京剧,成为了人民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前门也成为了大量京剧名角的发迹之所,新的管理与运作理念同时也被介绍到各个京剧院和公司中去。

从茶馆到剧院

早期的京剧是在戏园子里演出的。“戏园子”指的是喝茶的庭院。那时茶客们坐在长凳上与其他客人对饮,只需自理茶费,无须理会其他。京剧表演只是一种喝茶时的消遣,有的剧目可以唱上12个小时。直到所谓的旧式剧院的引入——所有座椅都装在面朝舞台的方向——这一观演习惯才得到了改变。直到1931年的民国时期,观众被分开,男士坐在楼下的座位,女士坐在楼上的包厢,剧院渐渐转型成为了可与西方相媲美的新式剧院。

世界舞台上的京剧

梅兰芳,京剧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首位带领团队在海外演出,弘扬京剧艺术。他对旦角的诠释被奉为传奇,而以他表演方式而建立的学校也渐入佳境。1920年起,梅兰芳巡演了日本、美国等国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从此之后,京剧一直走在国际文化交流的前端。2010年,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剧表演

传统选段

一些写于清朝时期的经典戏码今天已经很难看到了,它们其中很多都是24场;台上短短几天的演出通常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来练习准备。叙事作品《升平宝筏》是在喜爱京剧的乾隆皇帝授意下创作的。该戏改编自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包含了至少240场戏,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方取得真经的故事。

现在,观众们更多欣赏到的是‘折子戏’—— 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京剧的艺术特征。它所呈现的是整部剧的精华,令人百看不厌,但作为约定俗成的规律,一出成功的包含一到两幕的全本戏剧可以分别作为折子戏上演。

京剧可以被分为“文戏”和“武戏”。文戏主要刻画的是人物间的关系,渲染情节起伏,烘托情爱权谋。这类戏中,主要以旦和年长的角色为主。家喻户晓的文戏选段中,以《霸王别姬》为例,它演绎了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依依惜别时的情景;而武戏注重动作、杂技和武打等方面。通常以小生,净和丑作为主要角色。观赏性非常强的《三岔口》就是凭借其摸黑格斗成为了武戏中的上乘之作。

舞美和道具

在京剧艺术中,观众们被赋予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传统的道具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而现在描画精美的幕布通常也会在戏曲演出中充当背景。在表演中,男女表演者会应用不同的工具和物件,比如马鞭、托盘、武器、匣子和其他。根据它们在舞台的位置和演员们同它们的互动方式,这些物件便可以代表不同具体的实物或者抽象的概念。这些高度抽象化与写意的表达方式加之积极的观演关系有助于观众们理解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作用。

让我们以桌子为例:它可以被当做一张床,一个可以观察远处的瞭望点,一座桥,一个塔楼,一座山,甚至是一朵云彩。又或者以椅子作比,它可以成为角色手中的武器。因此当一个演员手持带穗的鞭子,毫无疑问,他是在马上奔驰!

除了真实可见的物体,京剧演出中还有很多虚拟和想象出来的道具。它们的形状和功能在演员惟妙惟肖的动作中得到了详尽的阐释。如《拾玉镯》中,女子绣鞋底时,她手中的鞋底是真实可见的,而针线却是想象出来的。

音乐和乐队

与凭作曲家而名声大噪的西方歌剧不同,京剧音乐并不是真的由作曲家创作而来,而是基于固定传统的编纂曲调。唱腔主要遵循两种:西皮,表达激动的心境,如快乐,愤怒或者煽动性的情绪;二黄,则用来传递柔和的感情。譬如沉思,悲痛和哀怨。大部分的曲子都配有五言或七言的唱词(每个字符对应一个音节)。

与坐在乐池的西方歌剧交响乐团不同,京剧乐团通常位于舞台一侧,观众视线之外的地方。它们的伴奏方式有两种——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为演唱伴奏,以京胡为主导,还有月琴、琵琶等。武场伴随着动作、舞蹈和打斗,设有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同时还有梆子、锣和铙钹等。

京剧演员

角色

京剧里的角色有模式化的性格类型:生(男性),旦(女性),净(花脸),丑(男性丑角)。不同的唱腔和表演技巧诞生了不同的流派,每种性格都有约定俗成的表演模式。

 

,是京剧中主要的男性角色,下分很多不同的类型。举例来说,老生代表的是德高望重,温和博学的男性长者;小生代表的年轻角色偶尔有慷慨激昂的唱段。武生则是经过高难度武术杂技训练的武打角色,唱腔自然,以原声为主。

,指京剧中的女性角色。被划分为五种类型。老年妇女角色由老旦饰演;负责武打女性则是武旦,年轻的女战士又被称作刀马旦;大家闺秀叫做青衣;活泼未婚的年轻女子则叫做花旦。通常一个戏班里会有一个年轻的旦角出任主要角色,同时也会有年长的旦角担任配角。

 

,是脸部涂了油彩的男性。依据不同京剧曲目,他也会在剧中担任主要或次要角色。孔武有力是净角的特点,因此需要夸张的形体和声音来突出人物性格。净的脸谱有十五种基本图案多达一千多种变化,每一个设计变化都是基于角色的性格的特点,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京剧里类似小丑的喜剧角色,多由男性扮演。丑,在一个剧团里通常处于次要角色,实际上,在大多数的京剧研究中,丑角只是一个小角色,它可以分为文丑和武丑。文丑的角色像商人、狱卒一类;武丑则是军事战争题材中的小兵。丑角的性格一般说来都是有点傻气,幽默讨人喜爱的。他们的服装根据角色社会地位的高低从繁至简不尽相同。

化妆和服装

京剧演员色彩丰富,图案多变的妆容,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服饰是中国京剧最具魅力之处。京剧的脸谱是京剧演员面部化妆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以表现每个人物不同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而人物的角色和阶层则是通过优美的京剧服饰来区分。

“生”、“旦”面部化妆比较简单,只是略施粉彩、轻画眉眼。京剧的专业术语叫“俊扮”、“素面”,化妆方式简单:先敷上一层基础的白粉揉面,然后用桃红胭脂抹匀眼部和面颊,接下来用碳墨描眉勾眼,最后重点突出唇部的轮廓施以重彩。整个化妆的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所以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京剧的净行,主要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因此其特殊的化妆方式则成为了京剧艺术中的一块瑰宝。这类人物按性格来说有正直、刚毅、勇猛、粗犷、狡诈等,内行的观众从脸谱就能知道人物的性格特征了。

形形色色的人物可通过不同的脸谱色彩来判断:红色脸象征忠义和耿直;黑色脸表现刚烈豪爽,铁面无私;蓝色脸则表现粗狂骁勇,桀骜不驯;白色脸则多表现阴险狡诈。净行的人物性格也可以通过脸谱的图案和花纹来区分,比如眉窝的勾法,前额的图案,鼻翼和唇部的轮廓勾勒。仅眉窝的勾法就有26种,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花纹勾眉眼面颊,亦有锯齿、柳叶或者刀剑的形状,再加上夸张的唇部和鼻翼造型,制造出鲜明的脸部效果。

全套的化妆工具包括毛笔、脂粉、粉彩,粉扑以及油彩等。净行的脸谱图案通常用毛笔勾勒,也有用手指直接描绘的方式,如揉脸,即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象征性的脸谱。脸谱化妆师必须十分清楚他所化脸谱的人物性格特征和具体角色。除了一些名角和京剧艺术家有自己的化妆助理,一般的净行演员都能自己完成脸谱的描绘。

京剧传统服装主要分为蟒、帔、靠、褶四大类:蟒是帝王将相等高贵身份所通用的礼服;帔是帝王、中级官吏、豪宦乡绅及其眷属在家居场合所通用的常服;靠即是武将所通用的戎服;褶是广泛使用的便服,一般通用于平民百姓,也用于文武官吏及其眷属。除以上这四大类,其余的所有剧装,都统称为“衣”。蟒、帔、靠、褶这四大类中,每个类型下根据不同的纹样和色彩还有很多种分类。除了这些袍子,京剧服装中还有其它鞋靴和配饰也是非常的考究,比如冠、盔头、帽、巾、头饰和腰带等等。根据角色的不同,服饰的繁简也会不同。

曹操。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奸侫、阴险、狡诈于一身的一代奸雄的服装就是蟒。

 

相貂。又称相纱。帽型近方,前低后高,左右插长翅,纯黑色,为将相所用。
满髯。是连腮长髯的夸张表现。主要用于体格壮实的上层人物。生、净角色所扮演的正、反面人物形象均有戴满髯的,但净角用的满髯又比生角所用长些。满髯又有黑、黪、白、紫颜色之分。黑色一般表示壮年,黪色一般表示老年,白色一般表示须发皆白年过花甲的老人。
蟒袍玉带。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体现着佩戴者的较高地位,男女演员均有佩戴。
蟒袍。红色通常是贵族的颜色。曹操穿的是吐水大龙蟒,龙纹生动,气势磅礴,象征人物地位较高,野心勃勃。传统意义上,只有帝王才可以穿黄色龙蟒。
斗篷。披用的外衣,用以防风御寒,或寓意在旅途中,龙纹的斗篷一般为位高权重的角色所穿。
厚底靴。在京剧的行头中,厚底靴是最常见的服装,净行和生行基本都穿这样的靴子。通常,厚底靴的底子越厚,象征着地位越高。

孙尚香。三国时期,吴国霸主孙权(公元182-252)之妹。英勇善战,灵巧敏捷,身着“靠”,又称作“甲衣”。

 

七星额子翎子。有大绒球两层,每层7个,前排缀以珠翠。武将通常在盔头上插有翎子,也叫雉尾,就是数根野鸡毛相接而成,主要作用在于加强表演的舞蹈性,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并增加装饰的美观。
云肩。云肩是从隋朝发展而来的一种衣饰,它围脖一周,佩戴在肩上。到清朝时(1644-1911),云肩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婚嫁时和岁时节令时佩戴。
靠旗
女式靠的靠肚较小,绣双凤牡丹。靠肚下缀二或三层飘带。用时加用云肩。其服装造型比男式靠更具有装饰性,色彩纹样都更为绚丽,完美地衬托出女将英武和阴柔之美的形象气质。此外还有硬靠,改良靠,霸王靠等不同形式。依据不同场合和人物有所变化。

小乔。三国时期,周瑜(公元175-210)施计将小乔献于曹操,令其退兵。小乔致死忠于吴国。图中小乔的衣着就是“帔”。

 

顶花
水钻
点翠
大头。在青衣的造型中,大头的头饰和造型是最常用的发髻。青衣戏在大头的梳理上需要多个步骤,首先上彩妆;接下来需用勒头带吊眉,使皮肤更加紧致,眉眼更加突出;然后再沿着脸部轮廓“贴片子”,一般从“小弯”开始贴,然后“大弯”和“大柳”这些贴完之后,才开始梳头。罩上发网,并将假发髻套在头上,放下“线帘子”即是长假发。最后开始插其它装饰点缀,古时所说的“满头珠翠”通过“行头”以演员为载体展现出来。
帔。中国戏曲服装专用名称,帝王、中级官吏、豪宦乡绅及其眷属在家居场合所穿的便服。粉色的帔并绣上芍药通常为年轻的旦角所用。

许仙。门第贫寒的书生许仙和千年蛇妖白素贞的凄美爱情故事。京剧中许仙穿的就是“褶”。

 

鸭尾巾。由毡帽演化而来,以缎制成,顶部小须放大,如同鸭尾,故而得名。正面缀白玉一块,为店主所戴。剧中,许仙正是一药铺的店主。
双托领。一般的褶衣都绣有图案。
青色的文生褶子多用以表现门第贫寒的书生和屡试不中的秀才。
福字履。厚底,缎面,面上绣层云,“寿”字。通常为年长的角色所穿,如“老旦”,“老生”和“文小生”。

训练和表演

京剧在很多方面不同于西方歌剧。其中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就是表演技巧方面。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唱。西方歌剧因音域、力量、音色和唱法划分为: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同时也取决于歌剧作曲家对于演员的要求,比如男青年的角色就必须由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演绎。京剧也看重音域、音色和唱法,但是却是全然不同的方式。每出戏,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方式,不同的行当的唱法则更是大相径庭。旦行中,老旦用的是真声,而青衣就用假声来演唱。一旦京剧演员掌握了这个行当的特殊唱法,就可以游刃有余于这个行当的其它角色。女演员可以演绎花脸和老生,男演员亦能演绎旦角。这正是京剧艺术的魅力所在。

念。念即是除了演唱之外的念白,如叙述故事或者简短对话。而唱则多用于表达人物丰富的情感。念白发音方法与演唱是一致的,不同于平常的说话方式。戏曲的念白都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演员在念白时有意地提高或者压低声调使念白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铿锵悦耳,与唱相互协调,听起来更加生动,贴近现实生活。

做。做是一般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京剧的舞台道具比较简单,有时甚至没有,演员则是通过手、眼、身、步等程式,髯口、翎子、甩发、水袖等多种技法,来描绘场景和环境,同时也需要观众的想象力。如演员随着一位持着灯火的仆人出现在舞台上,则说明此场景是在黑夜里;演员通过推门,跨门槛,合上门的动作来表现这个场景中有扇门;演员的上马和下马动作,再加上一条马鞭则表示马的存在;又如演员持着双桨则说明在渡船。

打。自京剧艺术传入西方以来,中国京剧的武打和杂技艺术最受欢迎。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观众普遍喜欢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或者不共戴天仇敌之间的打斗场面。

由于京剧的对演员的演绎技巧要求颇高,演员从小就受到非常严格和刻苦的训练。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就描述了19世纪京剧演员如何经受严苛训练。孩童从小就被送到戏班子去学习,要学习7年左右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1931年日军入侵中国,戏班子被迫关闭。新学校于50年之后才得以重新开放。

今天,凡是进入戏校学习的孩子必须先从武打的基本功开始训练,接着就是唱功和身段的训练。现代的戏校在京剧教学的同时也引入理论教育,旨在让学生内外兼修。戏校的京剧教学还是一贯地坚持面对面地授课方式,戏校的老师通过对学生自身条件的全面评估,包括嗓音和身段,为学生指定戏剧优先角色,次要角色以及第三角色。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有望成为戏剧里的主角,表演方面稍逊的学生则可能培养成为乐队的琴师。